**横店影视:去年盈转亏,营收下滑16%,今年探索AI技术降本增效**
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,中国电影市场经历了一次显著的回调,多家影视公司纷纷陷入业绩困境,横店影视也不例外。根据公司发布的2024年年度报告,横店影视去年全年营业收入为19.71亿元,同比下降了16.07%。更为严峻的是,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由盈转亏,达到了-9637.64万元,与2023年同期盈利1.66亿元形成了鲜明对比。这一业绩的下滑,无疑给这家民营院线及影院投资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压力。
横店影视的核心业务——电影放映及相关衍生业务,成为了拖累业绩的主要因素。2024年,中国电影市场整体票房大盘和观影人次均有所下降,受此影响,横店影视电影放映及相关衍生业务营业收入为17.69亿元,较上年同期下降了19.58%。其中,公司院线实现票房收入16.57亿元,同比下降20.51%;累计观影人次4599.22万,同比下降20.01%。尽管横店影视的票房收入和观影人次整体降幅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,但这一业务的下滑仍然对公司整体业绩产生了重大影响。
面对市场的严峻挑战,横店影视并未坐以待毙。公司在年报中提及了多项应对措施,以优化影院发展策略并夯实影投公司头部优势。例如,横店影视通过筛选投资更优质的项目,实现了在电影市场整体下行环境下影院规模和市场份额的稳步扩张。2024年,公司新开了29家资产联结型影院,进一步扩大了市场份额。同时,横店影视也加速了对效益不佳的影院进行关停或转让,以降低经营风险并提高影院资产质量。
然而,规模扩张并未立即转化为经营效率的提升。直营影院单银幕产出同比下降,加盟影院票房跌幅更大,这显示出横店影视在扩张过程中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。此外,公司资产负债率攀升至71.18%,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分别高达12.44亿元和15.39亿元,占总资产比例超60%。这种重资产模式在经济下行周期中的风险日益凸显。
在传统放映业务承压之际,横店影视也在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发展道路。影视投资、制作及发行业务成为了公司业绩的新增长点。2024年,该业务收入为2.03亿元,同比增长35.48%。横店影视通过全方位内部整合,打通了电影、电视剧、网络电影、微短剧等业务资源,提升了优质项目的筛选和决策能力,形成了更强的市场竞争力。公司出品的《飞驰人生2》《第二十条》等影片进入了年度票房前十,显示出内容端的突破。
除了影视投资、制作及发行业务外,横店影视还在培育新的盈利模式。公司旗下水吧自制类饮品收入同比提升28.03%,此外,还开设了玩具梦工厂店,打造影院内潮品空间,不断拓宽销售渠道。这些新业态的布局,虽然短期内尚未能完全扭转业绩下滑的趋势,但却为未来价值重塑埋下了伏笔。
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和行业内部发展调整,横店影视在2025年的经营计划中提出了“内容为王、品质至上”的核心战略。公司计划通过差异化排片提升银幕利用率,并探索AI技术在剧本创作、精准排片等环节的应用,以降本增效。这一战略的实施,或将为横店影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。
AI技术在影视行业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。从换脸、画分镜到智能妆造、虚拟拍摄等各个环节,AI都在悄然渗透并改变着传统影视制作流程。横店影视作为行业龙头之一,自然也不会错过这一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。公司计划自上而下推动研究探索AI技术及其他前沿信息科技技术在公司业务发展层面和经营、财务管理等领域的全方位应用。
然而,AI技术的应用并非一帆风顺。在一些已经尝试使用AI技术制作的影视作品中,市场的反馈并不如预期理想。观众对于AI制作的作品仍然持有审慎态度,他们更看重的是作品带来的情感体验和视觉享受。因此,横店影视在探索AI技术的过程中,也需要平衡好技术与观众体验之间的关系。
尽管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,但横店影视仍然保持着对行业发展的信心。公司在年报中表示,虽然2024年度经营业绩受行业调整影响有所下降,但电影票房规模和市场份额均稳居全国影投公司第二位,持续保持稳定的行业领先优势。此外,公司还在不断优化影院发展策略、强化多元化经营、巩固行业地位等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。
展望未来,横店影视将继续坚持“内容为王、品质至上”的核心战略,不断探索新的业务方向和增收途径。同时,公司也将充分利用AI技术等前沿科技手段助力降本增效、拓展商业应用场景等实现经营效率和经济效益双提升。在系统性提升服务品质、不影响用户体验的前提下始终坚持降本不减质原则。这种坚守与变革的平衡之道或许正是横店影视破局的关键所在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李豪,本文标题:《横店影视去年亏损,营收降16%,今年拟用AI技术降本增效》